欢迎访问临沂人大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公报>>常委会公报>>正文

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市县域财源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2年07月11日

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全市县域财源建设情况的报告》的

审 议意 见

 

2012427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财政局局长李民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市县域财源建设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加强县域财源建设,是落实“三年倍增计划”、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举措。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思想统一,齐心协力,全面落实“四三二一”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机制、做大优势产业、优化服务环境、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县域财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财源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县区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为实现好中求快“过四五”、富民增收“双翻番”的奋进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对《报告》表示满意。

会议指出,在去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县域财源建设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年是实现“三年倍增计划”的关键之年,从当前形势和面临的任务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部分产业、行业税收增幅回落;二是受产业结构限制,财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县域财源基础较为薄弱,县区之间财源建设工作不平衡等。为此,会议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大项目建设,以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大发展支撑财源建设。要加强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导调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包扶重点项目责任制,促进在谈的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已建的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发挥效益。要整合全市各项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和资源,集中力量扶持对财政贡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财源建设打下基础。

二、积极破解制约瓶颈,促进大项目建设。一是破解土地制约。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纳入省用地盘子,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拓宽发展空间;在用地指标分配上,向县域经济、重点项目倾斜,向纳税贡献大的项目倾斜;做好存量土地文章,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理力度,尽快盘活存量土地。二是破解能耗指标制约。积极兑现各项激励扶持政策,大力推动高能耗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耗指标;实行全市统筹安排能耗指标,对县区引进的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优先予以保障。三是破解资金制约。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合作;加强对金融机构贷款增量、存贷比提高幅度的考核,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落实民间融资试点和县域金融体制创新相关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三、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向规模企业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扶持等政策,帮助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解决融资困难,引导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上市融资、提升科技水平等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组织力量靠上帮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

四、强化税收征管,在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按照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税源管控体系,建立企业纳税信用体系,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水平;继续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大力加强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车船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的征收管理;加强交通运输、物流、保险、汽车营销、石油产品销售、建筑施工、装饰装修及河沙等行业的税收管理,规范税收秩序,搞好综合治税,防止税源流失

五、以重点镇建设带动镇域经济加快发展。以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为龙头,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落实各项政策,支持乡镇不断培植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增强镇域经济的产业支撑,实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在产业聚集度高的乡镇大力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拉动投资,带动消费,满足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居住需求,培植乡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要把财税增长作为评价招商引资项目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论证招商引资项目对地方经济和财政的贡献率,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财税收益直接挂钩;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城市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服务效率以及基础设施等优势,大力营造重工尊商、依法办事、公平公正、优质服务的社会风气,在宜居城市的基础上,打造宜工、宜商城市,繁荣工商物流。

七、用足用好老区政策,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用足用好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组织专门力量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衔接,尽可能多地争取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实际,搞好“四新一高”项目筹备,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矿业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等方面,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适时向上提报,争取列入上级扶持范围。

八、积极应对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及时了解掌握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行业、地区运行情况,超前谋划,做大基数,在改革中力争先机;认真学习房产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改革试点经验措施,做好先期调研和各项准备;认真研究各项税收政策,指导产业、行业、项目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理顺当前的财税管理体制,建立市区一体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统一市级财税优惠政策。

九、高度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业外包。利用我市优美的城市环境,把引进总部经济作为有效的财源培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吸引外地大企业集团来我市设立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在我市的分支机构设立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尽可能将更多的税源留在我市。充分把握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机遇,将服务业外包与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升级紧密结合,做大做强服务业外包产业。

十、深入贯彻商文旅引领战略,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防止服务业增幅进一步下滑,要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人口大市内需体量大的优势,不断满足社会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及旅游等方面的刚性需求,加快发展相关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