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人大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公报>>常委会公报>>正文

临沂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3年09月11日

2013822日)

 

为全面了解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工作情况,8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带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对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创新园林产业园、现代渔业产业园、沂南县林海花田产业园、许家湖镇万亩苗木花卉产业园、沂城街道红旗山万亩现代果业园区等现场。在沂水县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农委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冯安副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尹长友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作为沂河沿岸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建设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推进措施,新建和提升改造园区、基地54处,累计招商引资16个项目,完成总投资6.9亿元,建设总面积38.8万亩,产业特色布局初步显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高度重视,长廊建设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的开发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的意见》,先后两次召开高规格的现场会议。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李峰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尹长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市政协副主席李凤兰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协调小组。加强了督导考核,长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周一调度,定期到长廊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跟踪分析长廊建设的发展态势,并将其纳入对县区的农业工作千分考核。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纳入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有的县区还设立了多个指挥部负责相应区域的开发建设工作,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开展,逐步成为临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扎实工作,长廊建设进展顺利。相关县区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配套措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高起点规划。在市县两级初步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对接、充分论证,制定出台了《临沂市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沂河沿岸七大特色产业布局,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关键节点和主攻方向,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市县两级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长廊建设的支持力度。2013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用于沂河沿岸高效特色产业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贴息扶持。2013年,沂水县财政列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499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2230万元投入沿河高效农业开发。三是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探索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着力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沂南县在充分保护农民利益基础上,探索出了季节性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互换等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成功流转土地17万亩。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沿河各地高起点规划、高档次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及道路、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农业开发条件进一步改善。河东区自去年以来,投资3.3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1.5万亩土地的水、电、路、林、渠建设,完成“四横二纵”道路建设28公里,完成了23公里的渠网整修。

(三)措施得力,长廊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各地坚持把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批高档蔬菜、高端稻米、特色果品、食用菌、苗木花卉、现代渔业农业园区基地逐渐形成,产业特色布局初步显现。如沂南县占地总面积2000亩的林海花田产业园,每年可产销1000万株花卉苗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二是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建设中,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布局,高质量建设,广泛应用高精尖农业技术,标准化、精准化水平大大提升,涌现了诸如临沂创新园林项目、中节能临沂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郯城县鲜切菊示范园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是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亮点纷呈。大力推进沂河沿岸造林绿化、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开发,涵养水源和控制水污染;积极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将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了多个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休闲观光渔业景区等,沂河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沿岸旅游长廊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也还面临许多问题,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一)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由于投入不足、缺乏管护主体、园区经营主体投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沂河沿岸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改造缓慢等问题仍然存在,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的河段滨河道路尚未修通,沿岸路网和配套实施建设滞后。

(二)土地流转力度不够大。受土地流转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再加上农民传统思想严重,担心失去土地等核心生产资料,土地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导致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

(三)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市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投入机制还不完善,总体投入仍然偏少。在现有的金融政策下,农业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仍显不足,农业贷款存在门槛高、总额少、期限短等问题。

(四)品牌影响力较弱。农产品品牌虽然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国内外市场上真正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较少,大多数农产品品牌经营规模较小,市场影响力较弱,尚未形成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的品牌效应。

(五)整体效益还未显现。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是沿河高效农业长廊、生态长廊和旅游长廊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目前,虽然已制定出台了整体发展规划,但还缺少与生态长廊、旅游长廊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以及详细性规划,长廊建设的整体效益还未显现。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建设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实现跨越发展和再创农业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带动全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临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整体开发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坚持高点定位,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及走势,结合沿河各县区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和近期规划,分类指导好各区域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尽快实现沂河开发建设的整体推进。要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规划控制范围;要将沂河沿岸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开发规划和沿河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统筹考虑,加快相关规划的编制,并制定出台融合高效农业长廊、生态长廊和旅游长廊开发建设,涉及沂河沿岸道路交通、供排水、绿化、环境保护、城镇化发展等各项内容的详细性规划。有关部门和沿河各县区要根据规划和目标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细化年度发展计划,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健全完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和目标责任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把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打造成我市的新亮点、新名片和新的增长点。

(二)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要加大财政集中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有效整合支农资金,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中发展高效农业专项资金比例。要积极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筛选与推介,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引导鼓励龙头企业、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参与长廊建设。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加强“银农合作”,协调金融机构拓宽对长廊开发建设的支持范围,创新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信用贷款规模。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加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保险品种和试点范围,降低农业风险

(三)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规模效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政策要求,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对经营权流转方式、农业产业化形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加强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把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农业企业与广大农户的利益协调机制,确保广大农户分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成果,实现增收致富;完善园区各项功能,通过项目建设和加大财政、税收、用地、招商引资、人才激励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下大力气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市场效益好的设施农业项目、高效特色项目、观光旅游项目,尽快实现沿河产业集聚、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农村经济能人等积极领办合作组织或带动合作组织发展,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市场化、组织化程度。

(四)完善服务保障,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要贯彻落实好有关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实现沿岸路网结构和配套设施与沿河景观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基地、园区等加强水、电、路网建设,持续改善沿河农业生产开发条件要重视品牌打造,指导做好品牌的认定和管理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和推介品牌;深入挖掘品牌功能,利用好沂河沿岸文化、旅游等资源,提炼推出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的沂河沿岸高效生态农业整体品牌,力争沿河各路段、各产业都培育打造出市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要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大力引进、培育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五)加强生态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沂河是我市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沿河高效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加强沿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对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评估,合理布局有关产业,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加强沿河造林绿化和湿地保护与开发,打造沂河生态长廊绿化示范路和园林精品工程,提高绿化管养水平,形成风景秀美的绿色生态风光带。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减少面源污染。要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入手,严格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及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制度,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放心消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