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人大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公报>>常委会公报>>正文

关于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3年09月11日

—— 2013822日在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临沂市农委主任   武玉学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建设工作情况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在我市境内流长287.5公里,沿岸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基础良好,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地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围绕“一廊一带一板块”(沿沂河长廊、环蒙山带、临郯苍平原板块),着力打造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并将沂河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来抓。201211月正式启动,先后两次召开高规格的现场推进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的意见》,确定在沿沂河两岸2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田园风格、地方特色、生态高效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生态林木、现代渔业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唱响 “沂河风光好、两岸田园美”,将沂河沿岸打造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旅游观光农业样板带、现代农业发展隆起带和“江北第一滨河长廊画卷”。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于示范带动全市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区域发展活力、带动沿岸城乡一体化建设,整体提升临沂形象,提高全市生态文明水平,推进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沿岸各级、各部门,围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倾斜,项目带动,多元投入,督导考核,全面推进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建设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李峰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尹长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市政协副主席李凤兰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领导协调小组,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搞好督导检查、综合协调服务。沿河各县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纳入县域经济工作考核,形成了上下一盘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市县农口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参与,相互配合,建立了长效联动机制,协调推动沂河沿岸开发。

二是搞好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坚持规划先行,市县两级反复对接、充分论证,20133月,领导协调小组制定出台了《临沂市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规划(2013-2015)》,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份我们又聘请了中国农科院对沂河沿岸农业开发建设规划重新修定,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可望八月底完成。沿岸各县区、乡镇街道也都制定了区域建设规划和重点园区建设详细规划,明确了沂河沿岸高效特色农业开发建设的关键节点和主攻方向。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4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各相关县区也都出台了扶持政策。市县两级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集中财力物力向长廊重点建设项目倾斜。

四是培育经营主体,加大多元投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引导鼓励龙头集团、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投身于长廊建设,探索市场化建设机制,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现长廊建设多元化投入。积极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引导农民通过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土地入股等方式,将土地优先向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基地集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五是做好督导调度,加大舆论宣传。长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周一调度,定期到建设现场进行调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农业部门将其纳入对县区的农业工作考核。各部门、各县区注重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及时报道沂河长廊建设的进展和成效。目前,已在新华网等各大门户网站宣传报道36次,在临沂日报、沂蒙晚报等报刊宣传报道13次,在市、县两级电视台宣传报道33次,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高档蔬菜、特色果品、苗木花卉、精品渔业、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基地逐渐形成,产业特色布局初步显现。目前,已新建和提升改造园区、基地54处,其中,高档设施蔬菜15处、优质粮食3处、苗木花卉14处、特色果品6处、观光农业园区9处、渔业园区5处。已累计招商引资16个项目,完成总投资6.9亿元,建设总面积38.8万亩。一条沿河延伸、贯穿南北的沂河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正在形成。其主要特点:

(一)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建设进度快、档次高

高档蔬菜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沂水万亩出口生姜、沂南优质设施蔬菜、罗庄亿农乐义果蔬、兰山沿河优质蔬菜、郯城2万亩蔬菜、河东葛沟蔬菜、八湖万亩荷塘、苍山万亩牛蒡、5千亩大根示范基地已建成投产。高端稻米产业基地形成规模。河东区郑旺万亩富硒稻米示范园、罗庄区、郯城县的优质大米等一批粮食基地规模大,标准高。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形成集聚效应。沂水县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大棚油桃,兰山区李官镇万亩黄桃、郯城县万亩优质草莓生产基地效益显著。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沂水县2千亩林下食用菌产业园区、罗庄区效峰菌业,经济开发区食用菌生产企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均已建成投产。名贵苗木花卉美化沂河两岸。沂水县千亩精品桂花、沂南县林海花田、河东区创新园林、兰山区大陆花卉、郯城县万亩海棠等园区基地规模大,花木种类多,品种档次高,成为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的全新亮点。渔业产业实现园区化。沂南万亩现代渔业产业园、沂水5千亩富众渔业生态园、郯城万亩现代渔业园,养殖精品鱼类和名贵观赏鱼种,投入产出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

(二)生态长廊建设加快,沂河生态保护得到加强

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推进沂河沿岸造林绿化、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开发、涵养水源和控制水污染,进一步改善沂河沿岸生态环境。目前,新建沿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带7000亩、杨树生态防护林3500亩;建设沂水沂河湿地公园、沂南汶河湿地公园、罗庄武河湿地公园,面积7.8万亩;对规划范围内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现已全部拆迁或关停。沂河沿岸的生态条件、水系环境、自然景观得到了有效维护,形成了沿河绿色生态风光带。

(三)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星罗棋布,旅游长廊逐步形成

积极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沂水生态观光园、沂南苏村林海花田、河东奥德现代农业博览园、罗庄富民科技农业观光示范园、兰山茶山生态观光园、郯城花卉苗木基地、码头采莲湖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5处。建设临沂沂河休闲渔业文化长廊、沂水5千亩休闲渔业园、河东5千亩高档休闲渔业园、武河湿地2万亩生态渔业园等休闲观光渔业景区5处,其中沂河休闲渔业文化长廊被确定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沂水沂河公园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

(四)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大,科技含量高、亮点突出

各县区在沂河长廊建设中,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布局,高质量建设,大力应用光伏农业、智能农业、信息农业等高精尖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精准化水平大大提升。河东区创新园林项目正在建设国内第一家高科技无立柱农业设施大棚,中节能临沂光伏农业科技园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进行有机结合;郯城县鲜切菊示范园,建成由电脑控制的可调节的保护设施,实现温度、湿度、光线、二氧化碳、虫情预报等功能的电脑调节、机械化运作,是国内综合技术最先进的鲜切菊生产示范园区;罗庄富民科技蝴蝶兰产业园的蝴蝶兰组培基地是江北第一家蝴蝶兰组培基地,沂水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植园区、沂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正打造国家级技术示范园区;沂南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临沂现代渔业产业园、罗庄效峰菌业、富民科技农业观光示范园、郯城县丰和有机农业基地和园区规模大、设施先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正成为全市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地、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地、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地、农业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这些示范园区,代表着当今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引领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进度快,质量高,效益初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建设进度不平衡。有的县区和乡镇对沂河长廊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未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土地流转难度大。沂河沿岸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度和流转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土地流转成为制约瓶颈。三是投入不足。长廊建设资金主要靠经营主体自筹,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的前期投入多、周期长、比较效益低,部分涉足沂河长廊建设的企业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长廊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沂河沿岸普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电力设施老化、路网不完善的情况,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沂河长廊建设。五是整体效应还未呈现,品牌效应还未形成。沂河沿岸园区、基地分布较散,相距较远,还未形成园区相连、基地相接的规模效应,还未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农业产品品牌认证少,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不大,长廊建设的品牌优势还未形成。

四、下步工作措施

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做好这项工作,农业部门责无旁贷。我们将把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作为农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首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导考核。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汇聚优势资源,实施项目攻坚,实现沂河沿岸整体推进,均衡发展。制定更加具体、切合实际的办法,加强督查考核,继续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汇总,每月一督查、一通报制度,强力推进,加快建设。

其次,以规模经营为导向,加快沿河土地流转。结合土地确权颁证,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抓住秋耕换茬的农时季节及时进行流转土地。继续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引导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保护价收购等方式,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实现区域性土地规模经营。

第三,突出园区建设主体培育。按照建设规划,筛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加大宣传和推介,吸引有实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沂河沿岸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第四,切实加大扶持引导和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沂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建设的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市政府构建“10+6”产业体系总体部署,着力引进战略投资商,打造大项目、大园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外来资本等投资长廊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全力破解资金的瓶颈制约。

第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打造精品园区。加强沂河沿岸交通、电力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岸农村旧村改造,保障沿岸规划区内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尽快改造提升建设一批“高端、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精品园区。

第六,深化旅游开发,整体形象提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丰富沂河沿岸旅游产品,拓展农业旅游衍生开发内容,增强参与性、趣味性,全面延伸农业旅游产业链条。实施整体形象提升工程,积极培育沂河长廊农业品牌和“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在滨河大道关键节点设立大型宣传牌,在各个园区设立统一样式的展示牌,确保把沿河两岸建成顺河延伸、布局合理、贯通南北的高效生态特色观光农业示范区,成为展示临沂现代农业形象的新亮点、展示大临沂新临沂整体形象的全新窗口。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