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人大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公报>>常委会公报>>正文

临沂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关于检查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情况的报告

2014年05月12日

——2014418日在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尹传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深入贯彻实施,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法制意识,保障文物保护工作依法科学有效开展,促进文物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文化强市建设,4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迎伟带领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成人员、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和市政府副市长侯晓滨陪同参加部分活动。执法检查组先后到沂南县、兰山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察看了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处博物馆,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情况汇报,同兰山区政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钱迎伟副主任代表执法检查组作了反馈讲话。

一、全市文物资源现状

临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物资源丰富。目前,全市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遗迹达4010处,文物保护单位1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现有馆藏品13万余件(套),珍贵文物2965件,其中,一级文物188件,二级文物318件,三级文物2459件。

临沂的文物资源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旧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汉晋文化、画像石艺术、近现代革命遗产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银雀山汉墓竹简、沂南北寨汉墓画像、临沂吴白庄画像石、洗砚池晋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等,都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其中,银雀山汉墓竹简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洗砚池晋墓、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分别被评为2003年度、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基本情况

“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全市文物保护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大力保障文物保护事业。各级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积极履行职责,认真贯彻“五纳入”要求,为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市及各县区多次召开文物工作会议,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各级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经常到文物遗迹现场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去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先后到平邑县南武城故城、蒙山和兰陵县国故城,视察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各级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逐年加大文物经费投入。去年,全市预算内文物保护支出达到6176万元,比2012年增长26.8%。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6.2亿元,支持县级以上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和改造、提升。其中,市级支持市博物馆新馆、银雀山兵学博物馆、沂蒙革命纪念馆、王羲之故居等场馆建设,投入达2.9亿元。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投入2亿元建成皇山遗址公园,去年又启动了总投资为2亿元的东夷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市及各县区都非常重视机构建设,健全了文物保护委员会,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去年,市里批准成立了编制10人的副县级市文物局;沂南县将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明确为编制7人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在队伍建设方面,突出培养业务实践能力,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并进一步健全了县、乡(镇)、村、户四级文物保护网络。目前,临沂市的田野文物保护力量和业务水平,总体实力位列全省前三位。博物馆管理、宣传、研究方面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保证了研究宣传、教育普及工作的需要。

(二)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扎实做好全市文物资源调查登记工作。去年,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认真排查,对古玩旧货市场文物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目前,正在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摸底试点,全面展开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严格管理制度,经常性地对文物治安、消防、库房管理进行检查,有效地防止了责任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文物安全。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分情况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的要求基本得到落实。2014年,沂南县还将“四有”工作写入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强化了责任落实。各级注重统筹规划,明确了文物保护目标。去年,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临沂市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确定了“一红一片一环两带七区”的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也为各县区做好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找出了着力点。目前,各县区正在研究制定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各级实施项目引领,突出了文物保护重点。去年,全市获国家、省文物专项经费支持项目19个,项目经费1789万元。郯国故城北城墙东段遗址公园建设,兰陵国故城保护规划,河东新四军军部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旧址修复规划等一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正在规划实施,有力地带动了大遗址保护与文物保护利用。

(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积极发挥文物事业作用。各级注重发挥我市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重视挖掘、展示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科学价值,有效发挥了文物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王羲之故居和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南红嫂纪念馆以及沂水天上王城、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等一批名胜古迹,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许多红色纪念馆还被开辟为党性教育基地,成为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从而宣传了临沂,扩大了影响。各级不断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文博场馆免费开放,每年接待参观者在300万人次以上。2013年,市博物馆成功晋升国家二级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免费鉴宝、姓氏文化展、“清风有约”廉政文化展、“带着家乡的历史上大学”等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举办了银雀山兵学论坛、孙子兵法漫画展等活动;王羲之故居以琅邪书院为依托,定期免费举办中小学生书法培训班,经常组织开展书法文化交流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文博场馆的宣传窗口和教育阵地作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皇山文物资源,将皇山旅游景区打造成国家级4A景区。各县区把推进大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项目实施,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推动文物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热情。各级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法制宣传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采取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深入宣传“一法一条例”,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兰山区以“六五”普法为契机,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学习“一法一条例”,并举办两期培训班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文物保护法制观念,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常组织开展文物知识问答、遗址讲解等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皇山古墓群发现后,多次组织相关专家现场为群众讲解有关规定、政策,增强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确保了遗址保存完整安全。通过宣传,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一批社会有识之士着手建设民办特色博物馆或专业博物馆,为博物馆事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五)严格执法,打击犯罪,不断优化文物安全环境。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文物安全和执法责任制,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文物、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经常性地开展打击文物犯罪行动,破获多起文物违法犯罪案件,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文物犯罪类案件1729人,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有效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保护了文物资源,优化了文物安全环境。201212月,市文广新局和沂南县文广新局被评为全省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组织协调先进单位,沂南县文广新局分管副局长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沂南县政府去年专门召开文物工作会议,对文物保护贡献者及打击文物犯罪有功之臣进行表彰奖励,弘扬了先进典型,传播了正能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市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增强,文物安全形势仍不乐观。有的对文物保护事业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甚至把文物保护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和障碍,或者“重物轻文”,把文物仅仅视为创收牟利的工具,忽视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承文明、认知教育的功能。有的地方在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保护”现象,涉及文物保护的项目不报批,发现文物隐匿不报、甚至随意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有的群众文物保护法制观念不强,损毁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文物犯罪案件屡禁不止,而且犯罪活动呈现职业化、集团化、暴力化、智能化趋势,破坏性越来越强。有的偏远地区文物古迹失于看护。有的文博单位库房安防措施和安全管理不到位。

(二)文物保护基础仍显薄弱,文物保护机制不够健全。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相对于日益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各级政府的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仍显偏少,至今还有4个县区没有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县区文物管理机构工作力量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偏少,文物执法能力与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有的文物保护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和部门联动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文物管理与执法部门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有些基层文物保护专兼职人员的管理、待遇、责任、奖惩不落实,没有形成文物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文物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价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传承、以文化人方面的作用和带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与推进城乡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有效结合还不够。有的文博场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强,有的还没有免费开放,社会效益难以有效发挥。

四、几点建议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依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发展优秀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好文物既是我们的法律责任,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真正重视、支持和推动文物保护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牢把握和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要全面落实“五纳入”要求,真正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要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文物抢救、维修、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目前还没有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县区,应尽快落实,市政府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督导检查。要研究制定政策解决文物保护力量薄弱的问题,重点配强基层文物保护力量,特别是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要进一步理顺文物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文物工作新格局。

(二)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切实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一法一条例”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法制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一法一条例”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市级新闻媒体要开辟文物保护专栏,经常制作、播放文物保护专题宣传片,加强对“一法一条例”和文物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要带头学法、守法,坚决防止和纠正“重建设、轻保护”的错误思想,充分认识文物的重要性和不可再生性,切实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不留“历史遗憾”。要加强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把依法保护文物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借助文物犯罪典型案例进行教育,打击和震慑文物犯罪行为。

(三)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各级要认真制定落实文物保护发展规划,整体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市政府已制定出台《临沂市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各县区要抓紧研究制定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从大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实施入手,积极推动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分情况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要顺应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正确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坚持真实性保护、发展中保护、整体性保护,积极探索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协调发展之路。要落实好全国和省、市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沂蒙文化的丰富内涵,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地域风貌特点的美丽城镇,让大家“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建议市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尽快修订完善城乡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的具体办法,进一步严格工作程序,确保文物安全。

(四)进一步促进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事业作用。各级政府要尊重文物工作的规律,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依法促进文物的合理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众。加强对文物资源的研究,深入挖掘我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物的文化、科技、经济、社会价值,为文物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做好智力支撑,不断提升文物利用的层次。要推动文物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文物价值的有效传播和合理利用,把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要把大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项目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加强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和管理,加大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服务力度,为群众提供多样的精神文化需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