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人大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自身建设>>理论武装>>正文

念好四字要诀 做好监督文章

2024年03月01日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地方人大运用频率最高、涉及范围最广的一项国家权力。山东省胶州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准、强、活、实”四个字,从监督的选题、力量、方法、实效四个维度出发,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凝聚监督合力、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形成一套全链条、聚合式监督工作机制,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聚焦选题更“准” 树牢三个导向

人大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就是要服务大局、贴近民生、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党中央的要求是什么、实践需要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主攻方向。一是树牢发展导向。近年来,胶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扛牢上合示范区建设这一国之重任,将市委确定的“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营商环境改善”三条主线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发力点和切入点,先后构建助力“项目落地年”攻坚突破行动“2433”工作体系、开展“汇聚代表力量·建功上合发展”四项行动,听取“一府一委两院”关于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专项工作报告12个。密切关注全市中心工作的新要求,建立监督议题动态调整机制,全力服务发展需求。二是树牢民生导向。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人大监督工作中。胶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回应民生关切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累计开展调研视察56次、听取专项工作报告35个,其中涉及民生领域的调研视察34个、专项报告25个,分别占61%、71%。三是树牢问题导向。瞄准经济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靶向”监督,才能更好推动补短板、强弱项。胶州市人大常委会对胶州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热线、人大信访等线上线下渠道收集的1.2万余件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将群众和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物业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12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了监督工作有的放矢。

聚焦力量更“强” 发挥三个优势

制约人大监督提质增效的一个突出瓶颈,是监督力量建设滞后于使命要求,突出表现在专业能力欠缺、主动履职意识不强、镇街人大作用发挥不充分等方面。因此,既要强调固本强基,又要强化制度供给,通过整合联动,使监督主体的能力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一是发挥好专门委员会的专业优势。围绕进一步提升专门委员会参与监督工作的匹配度,综合考虑代表的年龄、学历、专业、行业等因素,在换届时选出了6支懂业务、素质高的专门委员会队伍。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智库作用,对重要问题、重要政策建议开展分析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二是发挥好人大代表的资源优势。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代表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了人大代表履职星级积分考核办法。这项工作推进以来,各级代表踊跃参与城乡环境徒步巡查、人大代表聚焦助力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等系列监督活动。三是发挥好代表联组的平台优势。坚持以平台思维凝聚四级代表力量,创新镇街人大“一统领三融合”领导体制,形成以镇街代表联组党组织为统领,以组织融合、活动融合、管理融合为支撑的基层人大履职体系,有效解决了代表管理松散化、资源碎片化等问题。先后出台镇街人大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镇街人大工作星级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不断增强镇街人大助力市级人大监督工作的作用。同时,打造基层代表联络站点40个,通过市、镇(街道)、站(点)上下联动,使监督工作更贴近群众。

聚焦方式更“活” 深化三项机制

创新是提升人大监督工作的不竭动力,这要求人大监督要摒弃求稳怕乱、墨守成规的思想,敢于担当作为,善于为民发声。既要用足用好法律授权的监督方式,又要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人大监督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一是深化“恳谈会”机制。围绕提升代表履职“直通性”,缩短监督工作中间环节,胶州市在青岛十区市率先推行人大代表“恳谈会”制度,通过代表与相关部门点对点、面对面沟通交流,更好地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搭建“代表—部门”双向沟通机制。同时,结合胶州市“数字党政·智治上合”平台建设,配套建立了“恳谈建议直通车”制度,及时将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建议,直接通过平台向新区领导呈报。累计在“数字党政·智治上合”平台提报意见建议、堵点痛点70余条。二是深化“小分队”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监督工作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组建6支人大工作“小分队”,采取“四不两直”、徒步巡查等形式开展工作监督,累计排查住宅小区私搭乱建、农村黑臭水体等问题360余个,提出整改意见16份;先后到官路水库、海尔卡奥斯、上合能谷等项目现场进行走访调研34次,开展创城督导,人大代表进警营、进“两院”等活动30余场次。三是深化“大调研”机制。人大的性质、地位决定了监督调研更需善用“放大镜”“探照灯”来查找、评判、分析问题。2023年,在全市人大系统组织开展“大调研”行动,常委会班子成员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助推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等课题开展领题调研9次,各工作委员会围绕农村饮用水安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监督议题开展专题调研27次,各镇街人大代表联组和各级代表围绕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用地难、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等课题开展“揭榜式”调研68次。累计形成调研报告46篇、意见建议120余条,其中,30余条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列入重点工作计划。

聚焦效果更“实” 强化三项措施

做好监督工作最根本在于抓好落实,就如同钉钉子,必须用锤子不断敲打,监督事项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监督意见跟踪督办。坚持开展监督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将跟踪问效作为长效机制,累计制发审议意见、视察意见35个,向6个办理落实慢的单位制发工作督办函,有效增强了人大监督的权威和实效。二是代表建议集中督办。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双高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双高”即建议高质量提出、高质效办理,“六步”即建议提出、受理、分办、办理、答复、评议六个环节。由6个专门委员会对代表建议实行归口集中督办。同时,为确保办理质量,开展代表建议集中答复。三是难点工作现场督办。深化现场问政机制,将办理成效不明显、整改后出现反弹的难点工作纳入专题询问工作计划,通过“现场督办+专题询问”的形式推进工作落实。例如,针对消防设施不完善、农村规模化供水推进较慢等问题,在开展专题询问前2个月,组织常委会委员和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实地查看、现场研究解决措施,推进落实情况在专题询问上进行专题汇报,进一步提升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工作中强化制度供给,修订完善专题询问办法,建立包括意见征集、现场询问、民主测评、跟踪督办有效衔接的闭环机制,推动专题询问常态化。

来源:人民代表报

作者:王晓峰

关闭